产业互联网创业“七宗罪”
2024-06-18 15:29:38
·
新质汇
·
张宸
在波涛汹涌的产业互联网创业大潮中,企业家如同舵手,既要有远见卓识,又要有稳健的掌控能力。然而,许多人在这场产业互联与数字化转型的征途中,陷入了危险的误区,不仅会阻碍企业的发展,甚至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在波涛汹涌的产业互联网创业大潮中,企业家如同舵手,既要有远见卓识,又要有稳健的掌控能力。然而,许多人在这场产业互联与数字化转型的征途中,陷入了危险的误区,不仅会阻碍企业的发展,甚至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新质汇对话盛景嘉成直投基金前主管合伙人赵今巍、卖好车创始人兼CEO李研珠、鲜沐科技创始人兼CEO江涛、产业互联网及供应链金融资深专家黄贵生、桐创资本创始人汤明磊5位嘉宾,总结出产业互联网创业过程中的"七宗罪",为创业者提供经验。
传统企业家一直在强调,企业定位是生存和发展,传统企业家需要利用资源,以自身为中心。把企业做大做强。但产业互联网本质上不是拳击场,而是足球场。企业家不是球员,而是教练,需要排兵布阵,挑选合适的前锋、中场、后卫和守门员。很多企业家没有把自己定位为教练,而是凭直觉寻找合作伙伴,整体定位出现错误。盛景嘉成直投基金前主管合伙人赵今巍对新质汇表示,产业互联网的创业模式与互联网创业类似,都是从最小可行性产品开始,逐步优化迭代业务,最终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这一过程中,节奏的把握和事情的度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但通常情况下,企业家更多凭直觉行事,没有追求每个阶段的明确目标。这些目标之间存在强逻辑关系,如果不够清晰或方向不正确,融资会出现困难,这是当前创业者的共性情况。卖好车CEO李研珠向新质汇透露,创业初期公司将自己定位在零售领域,即便形成了交易但没有下沉、完整的交付体系,交易也无法完成。他表示,创业初期对企业自身的定位非常重要。用产业的方式把各环节中的元素组织起来,是产业互联网企业成功的关键。任何一条产业体系的价值都比互联网大,变化周期也一定超过互联网。互联网的周期是5到10年,产业的周期可能在10年到20年。企业家需要认清产业的变化规律,找准自己在产业链条内的位置,耐心等待机遇。多数企业家忙于为企业搭建交易场景,但对公司管理的思考较少。产业互联网企业家在推动业务发展时,往往展现出极强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然而,他们在管理层面的重视程度往往不足。管理是企业稳健运行的基石,忽视管理可能导致企业在快速扩张中出现组织结构混乱、内部沟通不畅等问题。优秀的企业家应该意识到,业务发展与管理优化是企业发展的双轮驱动。只有平衡好业务推进与管理强化,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地成长。很多企业家在传统实业积累了资金,高举高打去做产业互联网,但落地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产品迭代、团队配合、最小模型验证等等,这类企业家在落地方面多数存在问题。很多产业互联网投资者不懂产业,产业创始人也大多不懂资本。企业家需要认清自己与投资机构,找到懂自己的投资人。GMV很重要,但只是一个参考因素,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价值体系和持续发展能力。对此,企业家需要有清醒的认知,与投资人进行友好沟通,找到合适的投资人,同时也可以考虑找FA协助沟通,提高效率。产业互联网本质上是将不同产业角色,如零售、分销、研发、物流等,汇聚形成生态。对于传统企业家来说,产业资源和管理能力是关键。但在产业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中,许多企业家在整体运作和科技能力的运用方面非常薄弱。与消费互联网有所不同,产业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团队不仅要与产业结合,还要对传统产业的需求、平台架构有深入理解。在运营能力方面,产业互联网的运营不仅是简单的烧钱吸引用户和供应商,而是需要整合产业链中的相关角色,形成外部的整合能力。每一个产业链条都有几百亿、上千亿的市场规模,融资后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产业互联网企业在一个产业链内占到2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后,想跨到另一个产业链条去做,这是非常危险的。每个产业链条的交易方式、交易角色、服务角色都千差万别。产业互联网做的是颠覆一个产业链条的交易结构。如果跨链条再去颠覆另一个产业结构是从零起步。一些中大型的、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互联网企业跨越链条,已经没有最初的敬畏之心,仅仅套用原本产业链条的惯性方法和习惯,没有重新分析产业结构、产业交易角色、产业关系,为日后发展埋下祸根。喜欢就点个“在看”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