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访聚塑云创始人邢茂伟:聚焦长期主义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高欣)近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与新华网联合主办的“AI重构产业链·资本激活新动能——A股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汇聚了来自政府、协会、机构、企业等各界人士,共同探索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互联网行业做大做强。邢茂伟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对于创业者而言,首先是聚焦,专注于某一领域,不要轻易跨出这个行业。另外是长期主义,不因为近期的好而得意,也不能因为近期的辛苦而气馁。邢总还表示要聚焦长期主义,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对于未来的上市计划,邢茂伟表示,公司无论从交易量、数字化题材、国产化替代还是下沉市场的深耕来看,均已具备基本的上市条件。接下来将全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同时计划于年底前引入专业机构提前进行系统性梳理与规划提升,进一步夯实基础。
谈到塑化行业目前数字化转型的痛点,邢茂伟表示,塑化行业从业者结构面临较大痛点,小微企业数字化应用程度较低,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以下为专访全文:
1、您如何看待当前塑化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对其他传统产业互联网化有何建议?
国内塑化行业的小微企业有几十万家,涵盖了汽车、家电、医疗、文具、玩具、农业等各行各业。那么以乡镇特色产业集群为主,这些企业多数是100人以下的企业,企业经营者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以中专以下为主。在乡镇这一级,小微企业数字化应用程度是极低的,尤其是财务管理也不太正规,这也是非常大的契机。
目前国内塑化产业的经营者年龄结构50%左右是80后,30% 是70后,20%是90后,80后和90后的经营者群体非常迫切的需要把企业的进、销、存、客户管理、订单管理数据化。以前他们主要是手工记账、人工排班,现在在产业数字化大变革的浪潮面前,已经成了较大的痛点问题。这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需要我们极其努力的下沉触达一线,和他们拥抱在一起,才能够一点点转化过来,实现产业数字化的普及应用。
2、在近期山东省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您提出了哪些政策期待?如何评价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在近期山东省的民营经济座谈会上,我们提出了依托“产业大脑”赋能产业集群。因为山东省工业门类齐全,各个行业的这种产业集群非常齐全,小微企业都在区县和乡镇一级,头部企业比较少。希望山东省打造更多的“产业大脑”,通过“产业大脑”去分解和联动一些政策,到小微企业集群当中去,帮助小微集群实现集采分销,增强我们山东省小微企业的竞争力。
3、聚塑云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如何控制风险?
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各大产业集群有线下的交付体系,这些体系当中我们有完整的交付人员可以帮助银行做贷前、贷中、贷后的入户工作。同时,我们根据塑料制品产业形态,把产业设备用电量、设备价值、原料消耗量,以及企业现场的经营人数,做了一套完整的风控模型,把塑料制品工厂的生产设备植入物联网。在这套模型体系下,可以帮助银行精准决策是否能贷,能贷多少,然后根据真实订单进行放款。
4、作为在塑化行业创业的践行者,如何看待塑化行业未来的机会、格局和发展?
实际上,我觉得现在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变革期。国内经过这40年的发展,原来粗放的高利润、高毛利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聚塑原来帮助小微企业集采,帮助石化厂做分销,通过沉淀客户触达终端需求,接着我们实现了平台化和产业大数据,给小微企业做了进、销、存、客户管理、订单管理。经过多年的数据沉淀,我们又承担了山东省塑料制品“产业大脑”和山东省塑化行业数字经济总部的建设。在政策支持下,我们希望通过交易流通沉淀的数据,去帮广大的塑料制品企业做一些产品的稳定性研发,把数据真正的价值体现出来,与市场的需求、与院校、与专家能够形成完整的结合。
所以,我们这些年已经在山东日照由交易流通蝶变成一个数实融合的新材料改性企业。作为一家刚踏入到实体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我们和国企联合到产业集群当中,帮助小微企业进行产业园的数字化和当地产业的提档升级改造。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数实融合”与“智能制造”战略导向,在日照市布局精密注塑、装备制造及包装材料三大产业基地集群,协同我们与院校的合作中心构建覆盖研发、生产、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通过“属地化服务”模式,深度赋能区域小微企业,实现原材料就近供应、技术协同创新与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精准下沉,全面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升级。
5、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是否有出海的规划?
我们服务国内很多出海的企业。因为我们下游的很多产业带,也是承担了全球供应链的一些职能,我们要走下去帮他们降本增效,把设备联网,把人员素质提升,搭建新型智慧产业园区。因为单一企业的能力和影响力终归有限,所以我们走下去之后和国企一起,帮他们去提档升级。
另外,对聚塑来说,我们持之以恒的由交易流通,切到这种新材料到园区化之后,我们希望在国内沉下去,帮助小微企业一起扎根,一起把产品和他的能力做起来。实际上是我们的客户在出海,我们在下沉。
6、从浙江到山东的跨区域创业经验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给青年创业者的心得?
首先是聚焦,专注于某一领域,不要轻易的跨出这个行业。另外是长期主义,不因为近期的好而得意,也不能因为近期的辛苦而气馁。所以我觉得是聚焦长期主义,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7、公司未来有没有上市计划?
有的。我们是2018年底创业,经历了平台化到信息化到精准研产,2024年年底又联合建设了产业园区。今年10月份第一个园区就会封顶,我们根据招商运营情况,更加科学的建设运营第二、三个园区,抽取出标准化模型,在国内的产业集群进行规模复制。
估计年底开始要去和机构签上市辅导协议, 上市公司规划在2029年-2030年,也是我们公司成立的10-11年,无论是数实融合,对于国产化新材料替代,还是我们下沉到产业集群去做数字化改造和集中入园提档升级,我们这家企业的基础都是够的。但是我们到年底还是要找专业的机构帮我们再去梳理,我们现在只有一个粗放的想法。

中国信息协会产业互联网分会简介
产业互联网分会于2024年5月6日经中国信息协会批准成立,分会秉持“提供伴随式服务、践行智库型组织”宗旨,坚持“桥梁纽带、合作平台、行业智库、发展中心”定位,力求成为产业互联网行业内沟通交流的桥梁、资源共享合作的平台、智慧决策支持的智库、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心。目前,已吸引产业互联网领域的众多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中央企业电子商务公司,以及为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技术、物流、金融、咨询等服务的机构等等120家余家单位加入。
分会独特优势
政企互动:参与政企互动,领悟最新政策,优先获得行业发展的最新政策支持。
行业研究:参与行业研究,深入行业前沿。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健康发展。
资源共享:接触并利用协会内的高质量资源,包括前沿的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金融资源等。
合作机会:与产业内其他企业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加强国际合作,为“走出去”赋能。
品牌提升:借助协会的品牌效应,提升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相关阅读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